国家大力改进企业注册流程维护保障企业注册人的利益
商事制度改革是近年来政府一直在推行的事情,随着大众创业的开展,公司注册商事登记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各地政府要以企业登记便利化为目标,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体制机制上最大限度地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有力地激发了市场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成效显著。
虽然商事登记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但是用户在注册的时候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虚假登记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冒用身份信息
申请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造成非本人真实意思表示的被“股东(或发起人)”、被“法定代表人(或董事、监事、经理)”问题,损害了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引发社会矛盾,危害经济秩序。情节与后果相对轻微的是情感绑架或以物质利益为代价,骗取或借用他人身份信息开办企业,容易产生名义投资人与实际投资人之间的投资权益纠纷。
虚假注册住所
申请人采取伪造不动产权利证书,虚构租房(购房)合同等场所使用证明,私自篡改房屋使用性质与功能等不法手段,骗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住所资源紧张,使用成本较高,虚假注册住所问题相对更为突出。在一些实行住所登记承诺制的地区,“口袋公司”问题也比较突出。
虚报注册资本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后,过往那种通过提交虚假验资报告骗取企业登记的行为基本不复存在了,但是注册资本非理性申报却导致亿元公司)和一元公司大量出现。亿元公司是认缴注册资本虚高,投资人客观上并不具备相应的出资能力,主观上存在欺骗社会公众和交易对象的倾向;一元公司是认缴注册资本虚低,投资人试图减少投入以及规避公司对外偿付债务的法律责任。注册资本的虚高、虚低,都是企图钻法律空子的非诚信、非理性行为。
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合泰企业的小编认为想要解决虚假问题,一定要在技术和制度上标本兼治,技术是手段,制度是根本。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从技术保障和制度设计两个维度同时精准施策,标本兼治,着力防范和化解技术与制度上的登记风险,确保行政登记便捷与安全的合理均衡。同时,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对被侵权人提出的诉求快速响应,及时救济其合法权益。
完善技术保障先行治标
纵向上,打通各级企业登记机关信息,力争取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企业登记业务系统集中统一为一个系统、一张网,全国各级登记机关统一登记事项、办理条件、审批流程。在技术层面,验证投资人身份是基础。通过应用全国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系统,对登记申请人的身份信息实行精准识别、即时核验、有效认证。大力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从自然人投资者身份信息核验抓起,逐步实现对非自然人投资者身份信息的联网核验。我国惯用的印信,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信用载体,更是一种制度安排。要抓紧部署和推广应用公章安全芯片,通过在公章中植入专用安全芯片,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运行于国家印章的大数据平台,将公章与芯片进行唯一绑定,一次写入,不可复制,并且实现在网上能简单快速地予以验证,防止伪造编造,从技术手段上有效防治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骗取企业登记的不法行为。
完善制度设计着重治本
一是引入核心登记材料(如授权委托书、企业章程、股权转让协议等)强制公证制度。公证制度是国际同行的一项制度,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
二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是制定修订有关法律法规。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政策不能代替法律。要抓紧调研,适时启动信用管理立法,在法律层面确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体制机制,并配套出台具体管理办法与措施。